智能家居需要多少預算?

很多人第一次接觸智能家居時,腦中冒出的第一個疑問往往不是「要裝什麼?」而是「要花多少錢?」

其實智能家居和裝潢、買車一樣,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價格,最終費用會依照您的需求、空間大小以及規劃深度而有所差異。

 

預算隨需求升級

✦ 入門型:回家時,玄關燈自動亮起,窗簾隨一鍵指令緩緩拉上。這種日常便利感,通常是智能家居的第一步。

✦ 氛圍型:晚餐時,客廳的燈光自動轉為柔和,搭配背景音樂,讓空間有「情境感」!這種提升生活質感的玩法,則需要更進階的燈光與控制設備。

✦ 全屋自動化型:您不需要再用手機或語音指令,因為感測器會根據時間、環境自動化聯動。

簡單來說,從「能被控制」到「會自己判斷」,就是智能家居預算拉開差距的原因。

智能家居需要多少預算? 

為什麼預算沒有固定答案?

智能家居的預算差異,主要來自於「想做到多少」這個問題。

所以說「智能家居就像訂製西裝。」同樣是三房兩廳,有人只希望回家時能一鍵開關燈與窗簾,大約10萬元左右就能完成;但若想要全屋的燈光場景、環境感測、甚至結合空調控制,預算則可能落在25–50萬元以上,依功能與設備密度不同,還可能更高。

影響預算的三大關鍵因素:

✦ 坪數大小:小坪數或單人套房,可能只要10萬內就能滿足;而大坪數住宅需要更多開關與感測器,費用自然拉高。

✦ 設備密度:只做客廳、主臥的局部智能化,和全屋每個角落都配置,差距可能是一倍以上。

✦ 功能多寡:單純「手機控制」屬於入門等級,而「自動感測控制」則需要更多感測器,預算通常會從20萬元起跳。

所以當有人問「裝一個智能家居大概要多少錢?」其實最真實的答案是:差不多10萬元就能有基本的便利感,但如果想要全屋自動化、燈光氛圍、甚至空調聯動,預算可能要抓到25萬以上,最終還是取決於您希望家能「聰明」到什麼程度。

 

會有隱藏成本嗎?

除了設備與安裝費用,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「隱形支出」:

✦ 水電配線:是否需要新增中性線?

✦ 木作與裝修:是否需要開槽、加裝或更換暗盒?

✦ 窗簾與裝潢調整:是否要重新規劃走線?

這些都屬於前置作業,通常需要與設計師或水電團隊討論,並不包含在設備報價中。

為了讓預算更透明、避免額外支出,賈維斯科技提供了專業場勘服務,透過場勘我們可以事前評估空間與需求,並將場勘費用折抵後續的智能家居規劃與安裝費用,讓整個流程更安心、費用更清楚。

 

DIY VS 專業安裝

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想:「買設備回家自己裝,不是省錢最快嗎?」

確實DIY可省約三分之一費用,但風險不少:

✖︎ 線路規劃不足:安裝完成後可能發現插座或開關不夠用,走線也容易凌亂。

✖︎ 系統設定困難:對設定不熟悉,可能導致功能無法完整發揮。

✖︎ 設備相容性問題:自行購買不同品牌設備,可能無法順利整合成完整系統。

✖︎ 維護與故障排除困難:若系統出現問題,缺乏專業知識可能無法快速解決,需要花更多時間與成本。

如果您有水電或科技背景,DIY是省錢選擇;若缺乏經驗,交給專業團隊更省心,不僅少走冤枉路,也能確保系統穩定運作!

賈維斯科技擁有完整規劃與安裝團隊,提供從需求評估、設備規劃到安裝設定的一條龍服務。

 

專業建議:怎麼抓預算比較合理?

與其問「要花多少錢」,不如先問自己:

➊ 我希望的是便利,還是質感氛圍,或是真正的全屋自動化?

➋ 我的空間是套房、小坪數、三房兩廳、透天?

➌ 我希望自己能動手,還是想要交給專業團隊一次到位?

當需求越清晰,預算也就越容易掌握。

 

智能家居是一種讓生活更舒適、更節能、更安心的方式!

預算沒有固定標準,如果您正在思考如何規劃,最有效的方法是先釐清需求,再交給賈維斯科技專業團隊,從規劃到安裝一條龍完成,既符合預算,又完全貼合您的生活需求。